雍盛双眸一亮,问:“那神像何时归庙?”
狼朔:“整个行祀持续约一个时辰,约莫着戌时归庙。”
“神像归庙后可还有什么活动?”
“那便是争头香了。”
雍盛若有所思,朝他招手,低声吩咐了几句。
“这样……可行么?”狼朔听完有些迟疑,“万一香众们不买账,闹起来,可怎么是好?”
“利剑既已出鞘,就不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了。”雍盛振衣起身,气势凌人,“备轿。”
酉时一到,那边厢神女像刚被花团锦簇地抬出庙门,这边厢便有一大片孔明灯顺风而起,每只灯上都写着言简意赅的十二个大字——“董府发钱,每人五钱,先到先得。”
发钱?
还每人五钱?
就是依目前不断上涨的米价,五钱也能买到约五十斤大米!
董老板莫不是失心疯了?
众人惊疑,仰着头议论纷纷,不知真假。一部分不那么虔诚的香客不论真假已拔脚往董府奔去,剩下的则左顾右盼犹豫观望。
此时人群中又有乔装成平民的金羽卫激动高喊——
“是真的!董老板大善人呐,趁着神女诞的好日子,大散家财,赈灾济民啦!快看,我已经领到钱了!”
说着高高举起钱袋子,里头钱币晃得叮当响。
被如此高调地一宣传,百姓们再坐不住,一窝蜂地全往董府涌,脚底擦出火星子,生怕跑得慢了就与五钱失之交臂。
如此,便引走了神女祠前聚集的一大半人。
余下信仰极笃且不缺钱的香客仍围着神像接着游走行祀,雍盛也不去管他们,待神像队伍走远,便下令在寺庙各个门外架设起一早准备好的拒马护栏,与此同时,随行的金羽卫全体出动,以当地官府巡兵游哨之名,从各个守门武僧手里夺过出入管理权,并将人严格控制起来。
寺外局势风起云涌瞬息变化的同时,寺内某一处不起眼的僧寮,正灯火通明,谈笑风生。
开阔的通楹大厅正中,摆放着一条乌木长案,桌案上美酒珍馐已备,两侧各序齿坐了六名男子,十二人衣着不同,神态各异,齐齐望向端坐主位声名在外的寒山姑。
“戚夫人,我等是收到少主钤了私印的密札才日夜兼程地赶来,怎么酒过半巡,还不见少主身影?”在座年岁最长的一位终于按捺不住,出声询问。
“郑刺史,稍安勿躁。”戚长缨安抚道,“相较于其他几位大人,你从最近的长浦赶来,只花了一日半的功夫,已少受了许多舟车劳顿之苦,如今来都来了,就是再多点耐心又有何妨?”
郑刺史捋捋花白的胡子,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:“别怪老夫心急,只是近来浮谤訾言甚嚣尘上,戚夫人所在的衢婺两道,可不太平啊。我等为了少主的一封信不惜身涉险地,到了地方,不能连人的面儿都见不着吧?”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